close

魚類性別變變變 我們在社會新聞上有時會看到變性的新聞,由於人類變性的工程浩大,所以能吸引大眾的目光,只是雖然外觀形狀改變了,但要自然生育卻不可能。魚類可就不同了,只要時間、環境配合,性別轉變如家常便飯般的簡單,且有不同的模式,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繁衍下一代。例如在喜慶宴客中常出現的石斑,就是一種雌雄同體、雌性先熟型的魚種,所以一般我們所吃的石斑都是母魚,想要吃到雄魚,那得要挑選 5 年以上的大魚才有可能。另外也有雄性先熟型的魚種,例如黑鯛、黃鰭鯛等鯛科魚類。   既然魚類有性別轉變的特異功能 ,那有可能再次逆轉回復嗎 ? 答案是肯定的 ,蓋刺魚科 ( Poacarthidae ) 的刺尻魚屬( Centropyge),就具有此特性。   該屬魚類屬於雌雄同體、雌性先熟型的魚種,體長約 10 ~15公分,生活在珊瑚礁區,多單獨或小群體活動,主要以海藻或附著生物為食,體色鮮艷多樣,是屬於高價海水觀賞魚,全世界有31種,台灣附近海域約有十餘種分佈。刺尻魚是一夫多妻制,族群中 ( 4 ~ 9 尾 )最大體型為雄魚,其他為雌魚。雄魚領域性強,會驅離其他入侵者,可是當雄魚不見時,族群中最大體型的雌魚會在幾週內性轉變為雄魚 , 以維持族群的正常 。 日本學者為了探討性別轉換的問題 , 特別挑選已變成雄魚的鐵紅刺尻魚( Centropyge ferrugata),兩兩關在一起,結果在經過 47~89 天後,體型較小的雄魚會逆轉變回雌魚,而且外觀、體色及生殖行為均與正常雌魚一致,這實在令人稱奇。對於這些不可思議的魚類性別轉變的特性,我們只能以電影侏儸紀公園中的對白:「生物往往會找到自己的出路」來作註解。 以上相關資料引用 水產試驗所電子報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ky70 的頭像
    sky70

    我的私藏後花園~"食蟲植物"主題館!

    sky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